- 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5:34 点击次数:113
子宫肌瘤并非“小问题”,其本质是气滞血瘀、痰湿凝聚的产物!西医多建议手术切除,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?
子宫肌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新加坡贡方堂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医师指出,现代女性压力大、作息乱,导致肌瘤高发:
1.肝郁气滞:长期情绪压抑、焦虑,肝失疏泄,气血瘀阻胞宫;
2.寒湿侵袭:贪食冷饮、露脐装致寒气入体,血行迟缓成瘀;
3.脾肾两虚:流产过频、熬夜透支,胞宫失养,痰瘀互结成瘤。
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与癌变预警
月经异常: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(常见于黏膜下肌瘤)
腹部肿块:下腹部可触及质地较硬的包块
展开剩余74%压迫症状:尿频(前壁肌瘤)、便秘(后壁肌瘤)
疼痛不适:肌瘤扭转或红色变性时出现剧烈腹痛
癌变前兆:
肌瘤在绝经期后仍持续增大
超声显示血流信号丰富、边界不清
CA125 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
子宫肌瘤中医能调理好吗?
丘保润医生称:“肌瘤的形成与气血瘀滞、痰湿凝聚密切相关,中医通过‘消癥散结’疗法,可实现瘤体缩小甚至消失。” 他以40年临床经验,用改良版“攻坚汤” 配合针灸疗法,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路径。
方剂组成:
三棱12g + 莪术10g:破血行气,直击肌瘤瘀结;
牡蛎30g + 夏枯草15g:软坚散结,抑制细胞增生;
党参20g + 白术15g:健脾益气,防攻伐过度;
桂枝6g + 茯苓12g:温经通脉,化痰利水。
随证加减:
经量多:加三七粉3g冲服;
痛经重:加延胡索12g;
更年期:加女贞子15g、旱莲草10g。
医案
患者:陈女士,29岁。
主诉: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5.2cm,经期出血致贫血(Hb 82g/L),西医建议切除子宫。
初诊:舌苔薄,舌质暗有瘀斑。脉沉涩。
辨证:肝郁血瘀兼脾虚。
开方:攻坚汤加减;加黄芪30g补气摄血,鸡内金10g消积化瘀;配合艾灸关元、子宫穴,每周3次。
结果:治疗1个月经量减少50%,Hb升至110g/L;复查B超:最大肌瘤缩至2.8cm,拒绝手术继续调理;治疗2个月肌瘤稳定无增长,成功自然受孕!
丘保润医师紧急提醒
1.慎用激素保健品:蜂王浆、雪蛤可能刺激肌瘤增大;
2.定期监测:3-6个月复查B超,关注血流信号;
3.情绪管理:每日按揉太冲穴+膻中穴,疏肝解郁。
发布于:江西省